皮膚上的黑色素瘤其實就像身體發出的反應訊息,提早瞭解這些警訊,有助於我們在發現惡性黑色素瘤惡化前,有適當的治療方案,及早發現,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癒成功率是相當高的。
黑色素瘤的最初的症狀是皮膚上已經存在的痣色素增多,或是新出現的痣,有色素加深、異常生長或硬度增加的情況。 雖然異常的痣與黑色素瘤有關,但一般來說痣是很常見的,且並非所有的痣都是惡性黑色素瘤。
想要區分黑色素瘤和痣的特徵,可以依循(ABCDE)五大準則,定期自我檢查:
- 形狀不對稱(Asymmetrical):是否不對襯,痣的兩邊不對襯,形狀異常
- 邊緣不規則(Border):是否不規則,形狀有缺口或邊緣彎曲
- 顏色不均勻(Colours): 顏色是否不均勻,留意分佈狀況
- 直徑過大(Diameter): 是否過大,留意痣的直徑有否大於6mm以上或異常
- 出現變化(Enlargement)是否有隆起或出現異常變化潰瘍和流血
發生癌變的痣可呈現截然不同的外觀,有些可能與上述異常特徵全都吻合,而有些可能只符合其中一種或兩種異常特徵。若擔心有惡性黑色素瘤的風險,可以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皮膚癌3大種類: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癌
但所有的皮膚癌都一定是黑色素瘤導致的嗎?事實上,常見的皮膚癌種類有3種,以下為你詳細說明:
1.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癌,好發於受曝曬部位。惡性度較低,幾乎不會轉移,大多以手術切除即可根治。但由於生長緩慢,往往沒有症狀,因此常被忽視需定期檢驗。
2. 鱗狀細胞癌
和基底細胞癌一樣,鱗狀細胞癌常發生於曝曬部位。有慢性的傷口潰瘍或與長期受紫外線的傷害的族群;或工作上常接觸化學物質和接受過長期放射線照射的人皆是高危險者。因為鱗狀細胞癌一旦轉移,即使手術切除仍有復發的可能,每年都有患者會因鱗狀細胞癌而死亡。倘若越早發現,治療便容易且預後越好。
3.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易轉移且難治療的癌症之一,所幸亞洲人發生率不高。東方人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現於手腳,包括指甲下方、指頭及掌面。因此手掌及腳掌如有黑痣要特別注意變化。黑色素瘤只有最初期發現的狀況下,施以手術切除才有治癒的機會,早期惡性黑色素瘤經過手術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60%以上。但若是沒能及時檢測與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低於5%。因此遵循5大準則自我檢測法,即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黑色素瘤治療方式:早期發現可手術切除避免擴散